远离这6类公司!东方通暴雷启示录:从收入虚增到审计翻车,散户如何避开财务造假陷阱

远离这6类公司!东方通暴雷启示录:从收入虚增到审计翻车,散户如何避开财务造假陷阱

来源:雪球App,作者: 投资杂货铺,(https://xueqiu.com/1871213303/332378898)

前言:2025年“东方系”流年不利,前有东方集团,现有东方通。本文只是通过后视镜查看历史数据,了解当时哪些迹象和数据会体现公司可能出现问题,凭着“疑罪从有”的投资态度,避免这些栏杆。

东方通做什么的?

2024年半年报显示,东方通以“安全+”“数据+”和“智慧+”三大产品体系为基础,提供中间件、网络信息安全及行业数字化产品、解决方案及服务支撑等服务。

点评:农业、制造业、医药、软件、房地产、互联网都是容易出问题的行业,东方集团是农业,东方通是软件业,恒大是房地产,投资就是做减法,何必挑战难度,跨这七尺栏杆呢?

项目确认收入不当

从2024年东方通发布的一份会计差错公告可知,2022年、2023年上半年及2023年第三季度东方通披露的定期财报存在严重问题,期间各期定期财报调整前后差距巨大。

2022年财报,调整后应收账款减少1.2亿、未分配利润减少9858.06万、营业收入减少1.17亿、营业利润减少1.16亿、净利润减少9858.06万。2023年半年报,应收账款调减超1.14亿、未分配利润调减超9422.26万,利润表相关科目又有不同程度的调增。

(东方通公告截图)

(东方通公告截图)

再看公司的净现比,

2022年财报数据显示,净现比-283%

2022年财报数据显示,业绩更差,营业利润和现金流量金额全部为负,已经没必要计算净现比。

点评:从以上东方通的会计差错报告可以看出其财报数据虚假记载的程度。一直以来,会计差错与财务造假之间往往只有一纸之隔。

同时,查看经营指标,不符合净现比≧60%,收现比≧100%,那也就说明公司经营出现了很大的问题,回款难,现金流匮乏。

公司外审主要人员多次变更

早在2023年1月初,东方通曾因未及时披露公司董事、副总经理曲涛被采取强制措施的信息,被深交所下发监管函。自此之后,与东方通有关的保荐代表人、律所、会计事务所等中介机构相继被北京证监局、深交所出具警示函,公司也在这期间收到整改通知。

2023年4月1日,相关签字律师因未按相关执业规则的规定,被深交所出具警示函,同日保荐机构第一创业指定的保荐代表人,未审慎核查发行人时任董事、高级管理人员是否被司法机关立案侦查,被深交所出具警示函。2023年5月15日,东方通被北京证监局出具警示函。

2024年4月29日,北京证监局对东方通2022年财报信息披露不准确行为下发整改通知,次日(2024年4月30日)收到北京证监局行政处罚决定。2024年12月13日,审计机构北京德皓国际会计师事务所及相关人员被出具警示函。2024年12月17日,审计机构大华会计师事务所及相关人员被出具警示函。

(资料来源:新浪财经)

点评:对于上市公司来说,一般审计机构等中介机构被罚,往往都与上市公司财务数据虚假记载有关。毕竟他们是除了公司以外,离真实数据更近的人,他们都被点名批评,被换人,就说明公司已经出现大问题。

商誉大幅减值

深入剖析其业务板块,传统主业基础软件中间件业务在市场需求的推动下,营业收入较去年同期增长约29%,显示出该业务仍具备一定的市场竞争力。数字化转型相关板块也在努力拓展市场,除智慧应急业务外,其他业务营业收入均实现显著增长,这表明公司在新兴业务领域的布局初见成效。

但公司的整体业绩却未能因此得到改善,主要原因在于全资子公司的经营状况不佳。前期的大规模并购使得东方通积累了大量商誉,而部分全资子公司在报告期内经营业绩远低于预期,未来发展前景也不容乐观。基于这些因素,预计计提商誉减值金额约3.5亿元至4.2亿元

点评:对于上市公司来说,商誉大幅减值,会让公司按耐不住美化数据的心,尤其是主营业务还过得去,由于商誉减值带崩业绩,心有不甘,不怕贼偷就怕贼惦记,于是改点数据美化一下,再说商誉大幅减值,不也说明管理层购买资产没有深思熟虑,投资水平堪忧。业绩亏损募资延期回溯2022年,东方通为了夯实自己的技术能力抛出了一份22亿元的定增方案,并在2023年6月完成募资。

然而2年过去,截至2024年8月31日,“Tong 系列中间件产品卓越能力提升项目”和“基于人工智能的下一代可持续运营安全产品开发项目”两个项目进展及其缓慢。其中,“Tong 系列中间件产品卓越能力提升项目” 拟使用募集资金105,775.05万元,使用进度比例仅为0.10%;而“基于人工智能的下一代可持续运营安全产品开发项目”拟使用募集资金为61,147.02万元,使用进度比例仅为0.30%。

来源:公告

这两个项目的预定可使用日期也从2026年6月2日被大幅延后至2027年12月31日。与之形成鲜明的是,补流的5亿元已经全部使用。在这个过程中,东方通也不断利用闲置的募集资金进行理财。

回头来看,当时公司募资时指出,定增的目的在于“把握信息技术应用创新和新基建政策机遇,推动国产自主创新进程。”,而对于延期1年半的项目来说,届时项目投入使用,市场环境估计将发生天翻地覆的变化,原定目标能否达成也充满了不确定性。

时隔将近一年,东方通也在3月6日迎来了一场机构的调研活动,20多家机构的30余人参与。但有意思的是,这么多人的调研,最终在记录表中,除了公司的相关介绍外,仅仅只出现了2个对公司业务发展不痛不痒的问题。这也让投资者们对于东方通未来的发展产生了更多的担忧

点评:不断利用闲置的募集资金进行理财,与之形成鲜明的是,补流的5亿元已经全部使用,说明公司缺的是钱,而不是想做项目,为什么一直不建设项目,可能应该也许是为了找由头把钱转到补流里面吧,毕竟公司的现金很缺乏。原实控人曾违规超额减持

东方通的原实控人实际上早在5年前已经大举减持抛售,甚至不惜违规超额减持套现。

东方通是在2014年1月上市的,3年限售期一过,2017年11月-12月,原实控人张齐春、朱海东就减持超554万股套现8100多万。上市刚满4年,2018年1月张齐春就通过委托表决权的方式将实控人之位让给了股东黄永军,黄永军通过多次增持最终在2021年4月成为东方通实控人。

(东方通公告截图)

在黄永军正式成为东方通实控人之前,张齐春似乎就很急于卖出所持的东方通股票。

2020年8月13日,深交所向东方通下达的监管函显示,在2018年4月18日至2020年7月9日期间,张齐春、朱海东、朱曼通过集中竞价和大宗交易的方式合计减持1887.33万股东方通股份,占东方通总股本的6.71%,但在减持达5%时没有及时披露权益变动,也没有停止卖出东方通股票,违反了相关规定。

另外,深交所也曾在2019年7月23日向张齐春、朱海东下发监管函,2018年12月22日两人对外披露的减持计划合计不超过277万股,但最终减持279.2696万股,超额减持2.2696万股,超额减持部分涉及金额50.27万元。

(资料来源:新浪财经)

(资料来源:新浪财经)

同花顺i问财数据显示,自东方通上市以来股东累计减持套现金额超29.5亿,其中原实控人张齐春、朱海东、朱曼累计套现超11.79亿,违规超额减持期间套现超9.59亿。

(数据来源:i问财)

值得注意的是,这三人其实是一家子的关系,张齐春与朱海东为母子关系,朱海东与朱曼为夫妻关系。

(东方通招股书截图)

自这一家子违规套现之后,东方通股价基本就是一路下跌的趋势,2020年初东方通股价最高是37.74元,2024年7月底曾一度跌至7.26元的低点,较前实控人违规减持期间的高点暴跌超80%,今天收盘9.59元的股价较那时也跌了75%。

(东方通股价走势截图)

可以拿东方通上市以来的累计净利润与股东套现金额比较一下,东方通上市以来累计净利润(截至2024年3季度)为亏损超2.07亿,同期股东累计减持套现超29.5亿,这就是东方通这家公司上市以来为A股及股东创造的“价值”。

综上所述

东方通财务造假让我们知道远离以下情况:

远离涉及农业、制造业、医药、软件、房地产、互联网的公司;

远离项目确认收入不当,长期收现比<100%,净现比<90%的公司

远离多次变更外审主要人员以及不是无保留意见的公司;

远离商誉大幅减值的公司;

远离募集资金迟迟不动的公司;

远离原实控人违规减持巨额套现的公司。

东方通的资本故事再次向A股股民敲响警钟,学会不投什么,比投什么更重要,审慎分析、理性投资才是在这个市场立足的基本法则!

风险提示:股市有风险,投资需谨慎。本文仅为案例分析,不构成投资建议。所有数据来源财报和公告!

相关推荐

空调怎么选多大

空调怎么选多大

08-07 👁 2066
《魔兽世界》全板甲掉落及出处介绍 9.1板甲掉落有哪些
YouGov:2021年全球赌博业调查